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农村污水治理“锡山模式”带来哪些启示? 天天快消息

来源:中国环境报    时间:2023-06-07 15:22:20


(相关资料图)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当前,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虽然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在体制机制、责任落实、资金保障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地区之间进展不平衡的现象也客观存在。

近日,笔者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鹅湖镇白米荡和彩桥村生活污水治理站点开展现场调研,对无锡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锡山模式”有了较为初步的了解。笔者认为,虽然“锡山模式”是立足于无锡市乃至东部地区城镇化率高、政府财政支付能力强等基础之上的一种探索,但从全国范围来看,也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加强统筹谋划。江苏省印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行动方案》对全省“十四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进行总体部署,全省76个涉农县均编制了“十四五”专项规划,整县制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形成县级政府主导、法人主体建设运维、部门监管、村民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锡山区在深入细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地区的人口规模、地理环境、经济形势、农民生产生活习惯等,编制治理规划,并注重和供水、改厕、农房道路建设、文旅开发等统筹衔接,合理确定治理目标任务和措施方法。锡山区还联合省级国企打造了投建运一体、分期滚动建设经营、政府预算常态化、监管智能化的“锡山模式”。这一模式充分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方式,有利于解决治理主体分散、运维管理粗放、资金保障不力等问题。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选好治理模式。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只有真正走进农村、了解农村的特点,并充分考虑财力的可持续等因素,选择适当的治理模式,才能真正取得实效。《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2025年)》明确了分区分类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思路,对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居住较为集中、环境要求也较高的地区和居住分散干旱缺水的非环境敏感区分别提出了不同的治理模式建议,指导性很强。各地应根据当地群众的生活生产习惯、卫生习惯、自然环境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灵活选择治理模式。如江苏省针对实际,对距离城镇污水管网近的地区就近纳管,距离管网远、人口密集的地区建设小型集中处置设施,对丘陵山地居住分散且人口少的地区,鼓励采用分散式治理技术。当前,多地也组织制定了治理技术导则、推荐技术模式等规范,31个省份均印发了地方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下一步可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调整修订。

三是坚持久久为功,持续抓好落实。锡山区在推进农村污水治理过程中,注重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分工,充分发挥部门协同作用,强化设施落地、推进实施、监督管理等责任。特别是针对第三方参与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建设运行的情况,要加强治理情况执法监督,有序推动不正常运行的污水治理设施问题整改。同时,强化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考核引导。全国多地已经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目标任务纳入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体系,江苏省还将其作为特色田园乡村和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建设等评选体系的重要指标,并作为市县生态环境部门的年度考核指标,压紧压实工作责任。

四是坚持紧盯群众诉求,树牢群众观点。锡山区在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过程中,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档”,在项目实施前先行做好民意调查。每一户的管网走向、方案设计等都坚持“三进三出”,充分听取意见,保证方案无争议、可操作。比如,有的村拟将生活污水纳入集中处置设施,但村民仍然希望保留在用的化粪池,经投票最终选择尊重多数村民的意愿保留了化粪池。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村民自我约束,鼓励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污水排放。充分发挥农民的监督作用,实行项目公示制度,问需求、听意见,让村民监督推动污水治理取得实效。

(作者:朱娟 单位:生态环境部华北督察局)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欧洲服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23   联系邮箱: 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