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被罚71亿,为何市场还说是一个大利好?

来源:腾讯网    时间:2023-07-10 17:44:11

X 关闭

上周阿里被罚71亿,结果美股股价大涨8%,今天阿里巴巴港股继续上涨。被罚之后股价大涨,市场把这个理解为靴子落地,这次被罚好像是宣告了三年的整改结束。

在蚂蚁集团向上交所科创板港交所提交上市文件被叫停后,2021年11月蚂蚁集团宣布了借呗品牌隔离,花呗完全归属蚂蚁销金,专注中小额,额度在一万元以内,2022年1月份,上线三年的网络互助平台相互保正式关停,4月份支付宝和网上银行切割,同时,蚂蚁集团表态,将整体申设金融控股公司,实现金融业务全部纳入监管。

这里面,可能相互宝大家比较熟悉,相互宝有点像众筹,芝麻信用分数达到650分以上的会员可以加入相互宝,获得100多种大病的保障。然后蚂蚁在“相互宝”里收取10%的管理费,剩下的90%则会全部赔付给需要帮助的人。这意味着“相互宝”的赔付率能够达到90%,这样的赔付额度应该是比部分保险公司理赔的都要高了,很多人都愿意去用,不得不承认这相当于建立了一套信用体系,降低了金融产品帮助社会的成本。但大数据的另一面也带来了巨大的隐私风险、金融风险甚至社会风险。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几年蚂蚁积极对内进行合规化改革,关停了许多重要金融业务,重点落实在像纠正支付业务不正当竞争行为,在支付方式上给消费者更多选择权,这就是断开了支付宝与“花呗”“借呗”等其他金融产品的连接,纠正在支付链路中嵌套信贷业务等违规行为。

再比如,修正自身的金融属性。蚂蚁集团整体申设为金融控股公司,所有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全部纳入金融控股公司接受监管,健全风险隔离措施,规范关联交易。整改了一些违规信贷、保险、理财等金融活动,控制高杠杆和风险传染。管控重要基金产品流动性风险,主动压降余额宝余额。

蚂蚁之困困在何处?

几年前蚂蚁集团的估值非常高,马上就到万亿元了,当时2018年C轮融资的时候,估值达到了9600亿元,蚂蚁接触到金融之后,像数字支付、数字互联、数字金融和数字科技,并且把金融做的越来越大,它依托的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等最先进的要素。但是这些金融技术金融平台确实给当时的大众带来了一些便利,不然不会有那么多人选择在余额宝、相互宝,甚至有些人买基金都在支付宝这个平台,推动了金融科技创新,为大家提供了更加便捷和普惠的金融服务。

不过背后的风险,我们也都看见了,比如在借贷业务上,这里特别是小微企业贷款。因为信息不对称和风险评估不准确等因素,导致了一些借款人无法按时还款,给蚂蚁集团带来了不良资产的风险。再者,蚂蚁集团在理财业务中也存在风险转移的问题。蚂蚁集团利用合作伙伴提供理财产品,可在产品信息披露和风险评估方面存在不足,出现一些高风险的问题。 

这类问题很多,还有蚂蚁集团利用创新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有钻法律漏洞的情况,像在支付业务中,蚂蚁集团通过与银行合作,将支付业务转化为第三方支付,规避了银行监管的限制。

这也引来了监管部门的关注,意识到,若是不加以制止,蚂蚁金服可能会给整个金融市场带来不良的后果。于是,监管部门开始对蚂蚁金服进行严密的监管。其实不仅仅是蚂蚁,像腾讯财付通在整改中也被发现存在违规、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情况。

蚂蚁之解,又如何解?  

之前国家也对蚂蚁金融业务做过调整管理,蚂蚁也在借鉴政策的优势,整改也多是围绕消费金融领域,降低自有业务的杠杆率。也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引入国资。

当时有着国资背景的杭金数科和重庆农信集团参与了蚂蚁集团的此轮增资,且杭金数科的出资额仅次于蚂蚁集团。杭金数科由杭州市金融投资集团、杭州金投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持股,股权穿透后其实际控制人为杭州市人民政府;重庆农信集团则由重庆供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00%全资控股,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随着国资开始对蚂蚁金服进行投资,成为了其重要的股东之一。

国资在蚂蚁的管理体系不是最大的,可在保障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的情况下,具有一票否决权,以至于在实际运营中还是有一些话语权的。

蚂蚁消金将由蚂蚁、国企和民企共同管理、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分享成果,兼顾了审慎经营和金融创新的原则,随之风险也得到处理。另外的好处就是,随着国资的加入,蚂蚁金服的业务逐渐恢复了正规,花呗、借呗等产品再次推到大众面前。

但这次整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蚂蚁集团的营收,像2020年的时候,微贷科技平台业务占据了集团总收入的39%,是集团最大的收入来源。而当这些分业务被并入了蚂蚁消金之后,蚂蚁集团只持有蚂蚁消金一半的股份,直接的摊薄了这些营收。

之后蚂蚁金服也有了转变,开始加大对科技的研发投入,研发出一些智能化金融产品。向科技进发,也让蚂蚁金服的市场份额逐渐扩大,用户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上面我们提到蚂蚁在修正自身的金融属性,因为蚂蚁集团目前还没拿到征信牌照和金控牌照,获得金融控股牌照是蚂蚁集团合规的最后一步。平台越大,生态越大,可能会引发越来越多的问题,这是很多平台企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蚂蚁如此,腾讯、京东如此,美团也如此。

今年五月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揭牌仪式上,党委书记李云泽提到这样一段话,“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努力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大力推进央地监管结果,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担当负责、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积极营造良好的金融法制环境,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筑牢守卫国家金融安全的钢铁长城。”

提到了监管空白以及盲区,金融控股公司肯定是其中之一。到去年八月份,由央行批准设立的金融控股公司共有3家,分别是中信金控、北京金控,还有招商局金控,已经受理申请的有光大集团和万向控股。其中4家都是国有金控集团,民营金控集团只有万向控股一家

现在还有很多金融控股集团,仍在无证驾驶状态,比如平安集团、腾讯金融业务、苏宁金融业务、京东金融、蚂蚁集团等。

设立金融控股公司应该也是监管对蚂蚁集团的要求之一。利用持股、收购,蚂蚁集团手握多个金融牌照,像网商银行持有银行牌照、天弘基金和蚂蚁基金销售公司持有基金牌照,众安保险、国泰产险、信美人寿相互保险、上海蚂蚁韵保保险代理、蚂蚁保保险代理则持有保险方面的牌照,支付宝持有第三方支付牌照,借呗和花呗持有小额贷款、消费金融牌照。此外,2019年蚂蚁集团还获得了香港的虚拟银行牌照。

蚂蚁集团这类平台金融,未来一定是要在合规的框架下进行业务的,监管和管理的最终目的不是取缔他们,因为平台经济的优势还是很大的,有利于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推动技术和产业变革朝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加速演进,有助于贯通经济循环各环节。是为了保护大家的利益,让平台经济发挥更大的作用。

吕长顺(凯恩斯) 证书编号:A0150619070003。【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欧洲服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23   联系邮箱: 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