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世界短讯!“排泄式减持”,东鹏饮料怎么了?

来源:腾讯网    时间:2023-06-04 00:58:35

“排泄式减持”,东鹏饮料怎么了?

沿着旧地图,一定找不到新大陆。

01

“排泄式减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5月29日晚,东鹏饮料发布了一则减持公告,5月30日开盘后不到10分钟,东鹏饮料触及跌停,股吧中的股民怨声载道。

发生啥事了呢?

公告显示,公司股东鲲鹏投资、蔡运生、李达文、东鹏远道、陈义敏、彭得新、黎增永、刘美丽、东鹏致远、东鹏致诚、刘丽华、蒋薇薇、卢义富,共13位股东,计划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合计不超过3574.15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8.9352%,减持计划将在6个月内完成。

不过,按理说,在股票交易中,高位减持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为什么东鹏饮料这次闹出这么大动静呢?

因为减持套现无论是比例还是金额都过于庞大,甚至被网友形容为“排泄式减持”

据公告披露,上述减持股东合计持有东鹏饮料14.8622%的股份,此次计划减持就将近9%。

按照公告当天的市值来算,东鹏饮料此次计划减持套现的金额将近60亿元。

而根据财报数据,东鹏饮料2020年-2022年3年的归母净利润加起来也只有34.46亿元,根本不够这些股东分的。

这些股东减持的理由也相当统一,都是自身资金需求。

消息发出后,舆论哗然,界面新闻报道称,东鹏饮料对此回应表示,公司希望保持稳定、不侵害投资者利益,同时不希望对市场带来负面影响。

公司刚解禁,股东们就计划大规模减持套现,急成这样是对公司的发展多没信心?

另外,易简财经还提到,公告显示这波减持的股东不少都是公司的董监高,其中4家减持的机构,穿透后还有公司实控人林木勤,及其儿子林煜鹏的身影。

连公司实控人都牵扯其中,这就更蹊跷了。

实际上,这也不是公司股东第一次减持,自2022年5月27日首发限售股解禁,东鹏饮料的第二大股东君正投资就已经发布三次减持计划,不出意外地话,按照今年5月29日股价,君正投资年内将“套现”近33.9亿元。

根据商业人物计算,一年内,东鹏饮料持股股东减持金额有可能接近百亿。

那么,公司又在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02

中国功能饮料第一股

根据亿牛网,东鹏饮料仅用了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公司市值就从266.53亿一路狂飙到了1140.03亿,而且是一经上市,就连获十几个涨停。

彼时的东鹏饮料在经过了10年的销量狂奔后,于2021年一举超过老大哥红牛,以31.7%的市场占比稳居功能性饮料第一。

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2022年,东鹏饮料营收分别为42.09亿元、49.59亿元、69.78亿元及85.05亿元,同比增长38.56%、17.81%、40.72%及21.89%;净利润分别为5.71亿元、8.12亿元、11.93亿元及14.41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64.36%、42.32%、46.9%及20.75%。

这组数据主要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开启IPO前一年,也就是2019年的公司利润暴增,同比增长164.36%;二是公司业绩增长放缓

华夏时报2020年的一篇文章《东鹏特饮IPO前业绩暴增:上市意图遭存疑 突围胜算几何?》中提到,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投资与保险系副教授黄建中表示,上市公司在上市之前有把业绩做高的动力和动机,“因为IPO募集资金的额度都是和前三年,特别是最近一两年的业绩挂钩的,而以往确实存在不少上市公司IPO前过度包装业绩的案例。”

如今回过头来看,此次减持,也不过是常规操作罢了。

而关于业绩增长放缓,主要是公司自身经营的问题。

第一,是公司产品单一,缺乏第二增长曲线。

东鹏饮料的营收依赖于东鹏特饮这一大单品也不是什么秘事了。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2022年,东鹏特饮的营收分别为65.92亿元、81.72亿元,分别占同期公司总营收的94.66%和96.24%;其他饮料收入分别占比5.34%、和3.76%。

而公司上市不到2个月就冲上千亿市值,仅靠东鹏特饮这一单腿走路显然隐患不小。

第二,就是东鹏饮料重营销轻研发,产品创新不足。

财务数据显示,从2017年-2022年,公司累计支出销售费用65亿元,累计投入研发费用1.93亿。

近几年,东鹏饮料也推出过无糖能量饮料“东鹏加気”、东鹏0糖特饮”、“东鹏大咖”以及生榨油柑汁等等,但最终数据表现平平。对此,也只能说,市场还是公平的。

第三,则是主要销售地区趋于饱和。

Euromonitor(欧睿)数据显示,2021年美国、日本和中国人均能量饮料消费量分别为8.9L、3.9L和1.8L。

但根据锦缎研究院《广东人“喝不动”东鹏特饮了?》一文,广东区域这个基本盘已经不再稳固,经过计算,广东地区东鹏特饮消费者年均能量饮料饮用量,已经达到美国平均水平。

第四,则是消费群体受限。

证券之星等多家媒体提到,东鹏饮料主要依赖于货车司机、蓝领人群等圈子。

但根据交通运输部2021年数据,货车司机中70后和80后占比达到80%,90后却只有15%。

总的来说,就公司经营层面,原有的市场份额正在面临挑战,新的增量暂时还未能体现出来。

对于这个“中国功能饮料第一股”,东鹏饮料才刚刚显露出原本的样子。

03

还能摸着谁过河?

新品难挑大梁,实际上连自家的拳头产品,从诞生之初就饱受争议。

红牛是东鹏特饮绕不开的一个品牌。

东鹏饮料实控人林木勤毕业于中山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历。毕业后曾担任红牛代工厂的厂长,进入当时还是国企的东鹏实业(东鹏饮料前身)后,又逢国企改制,时任公司销售总经理的林木勤接过了濒临倒闭的饮料厂。

注意,红牛代工厂厂长,销售总经理。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也能了解到,东鹏饮料的发展,深深嵌入了林木勤的个人烙印。

从东鹏特饮和红牛如出一辙的包装配色,到两者同样魔性的广告词,也就是“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与“累了困了喝红牛”。

东鹏饮料也被认为是“摸着红牛过河”。

但不可否认,林木勤在营销方面确实能力出众。

从早期满是红牛的影子,到做出区别于罐装红牛的瓶装东鹏特饮,东鹏特饮的销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2010年,加大广告投入的东鹏特饮知名度在广州全面打响,2013年请来知名香港艺人谢霆锋代言,通过一句“年轻就要醒着拼”的广告词火遍全国,2018年东鹏特饮凭借近50亿的收入,稳居中国功能饮料界第二,2021年5月27日,正式登陆上交所,成为中国功能饮料第一股。

但继东鹏特饮之后,其独立出新品的能力,仍然远不及其销售能力。

而上市后迅速攀上的千亿市值,短短两年,截至2023年6月2日收盘,市值仅剩656.6亿元,缩水了近500亿。

随着国内功能性饮料行业竞争加剧,达利的乐虎、哇哈哈的启力,以及可口可乐收购的怪兽饮料联合中粮推出的魔爪,再加上包括各类咖啡饮品、茶饮等提神饮料,东鹏饮料的市场份额还在不断被挤占。

只是,继红牛之后,创新不足的东鹏饮料,还能摸着谁过河呢?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欧洲服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23   联系邮箱: 58 55 97 3@qq.com